6月刚帮松江注塑厂拍完宣传片,老板转手把报价单甩给隔壁同行:"看看人家怎么用一万五干三万的活"。在这个特效泛滥的年代,实体厂老板们早看透了——流水线不需要科幻片,要的是能塞进车间缝里的真实。
当同行还在用"专业编剧+绿幕特效"忽悠实体厂时,我们直接亮出成本账:
省编剧=省掉无效沟通
AI脚本生成器10分钟出两版,重点不是文采是效率——自动抓取"汽车注塑件""模具精度"等本地热搜词,厂长讲话稿从20分钟删到30秒干货。嘉定汽配厂老板的原话:"改稿?我直接对着LOGO墙脱稿讲!"
省设备=省掉面子工程
索尼A7S3日租压到800块,三脚架架在叉车当滑轨,华为Mate60藏在机器缝里抓花絮。宝山锻造厂对比片铁证:手机拍的金属火花特写,比5年前5D4更带工业味。
筹备期3000块买的是安全感
拍摄日6500块买的是压迫感
早8点卡着晨光进厂:
后期4500块买的是实在感
剪辑师坐班改三版不收费的底气:
这些钱打死不能省
这些坑抬腿就要跑
"手机拍能上官网?"
宝山锻造厂成片说话:华为拍的淬火过程,4K画质够在官网上循环三年。记住,客户要看你车间的油渍,不是看摄影棚的倒影。
"能拍我指点江山吗?"
可以!但得卡早上8:26的黄金时刻——晨光斜射进车间窗户,比任何灯光师都懂工业美学。下午顶灯一开,厂长头顶能照出佛祖光晕。
"改十版也不加钱?"
改!但先看嘉定案例:AI生成的第七版脚本,关键词"汽车轻量化部件"突然触发流量,播放量比前六版总和还多。
现在带着你的车间来战:上海实体厂的金属碰撞声,就该用流水线的原声带来当BGM。一万五不是拍电影,是拍给下一个五年还在坚守的制造业兄弟。